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专题展览
外出展览
首页  > 陈列展览  > 专题展览
  • 朴拙传神——首届“美陶湾杯”中国传统陶瓷雕塑大赛
    千年陶都石湾,其陶塑艺术与中国传统雕塑实乃一脉相承,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岭南文化的亮丽符号,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艺术地位。石湾陶塑朴拙传神、风格多变、技艺精湛、釉色丰富,高度写实和适度夸张使其富有生活趣味,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在中国雕塑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但对岭南文化宝库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推动我国和世界的文化交流上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促进陶艺文化事业繁荣,推动陶瓷雕塑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发现和培养陶瓷雕塑领域的优秀人才,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建设与国内陶艺家及广大民众广泛交流的平台,展示行业最新的创作成果,特举办本次大赛。大赛以“朴拙传神”为主题,致力于国内陶瓷雕塑领域的人才发掘,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激励陶艺行业从业人员传承创新,为陶艺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开创广阔的新天地。
    2023-03-15
    了解详情
  • 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
    “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源于2009年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是一项针对年轻陶瓷艺术工作者所举办的全国性赛事,今年将举办第十一届,是持续关注青年陶瓷艺术创作者的优秀文化赛事之一。大赛致力于现当代陶瓷艺术文化的弘扬与发展,突出国际视野,激励更多的年轻艺术家、陶瓷从业者立足陶瓷语言,勇于探索,创作既有深厚中华文化传统意蕴,又有当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艺术作品。 人类文明的启蒙时代,陶就出现了。陶瓷作为泥火相生的艺术,承载了人类原始文明的记忆,也与人们有着解不开的情缘。中国地大物博,各个陶瓷产区有不同的泥料属性,也造就了不同的工艺技法,形成了多元的陶瓷文化。石湾是中国的陶都,以传统陶瓷雕塑闻名遐迩。本届“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从陶瓷的物性出发,以“象外——演绎泥性,多维生成”为大赛主题,选拔优秀青年陶瓷艺术创作人才,探索和演绎泥性之美,发掘陶瓷媒介的艺术表现力,诠释陶瓷艺术所蕴含的美学精神。2023“石湾杯”青年陶瓷艺术大奖赛将搭建起以陶瓷文化为载体的国际、区域间交流合作新平台,强化陶瓷在多元文化交融中的纽带作用,以兼容并蓄的胸襟,面向陶瓷艺术发展的挑战与未来。
    2023/3/27
    了解详情
  • 山边随笔——谭畅陶艺回顾展
    时间:2023年6月29日-10月8日 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6月29日,“山边随笔——谭畅陶艺回顾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展览将在美陶湾展出至10月8日。 谭畅(1921年-1998年),原名谭熙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现代陶艺先锋者。谭畅毕生创作陶艺精品逾千件,包括陶塑、壁画、挂饰、挂盘、器皿、捏塑等,其中不乏大型户外装饰作品。 回望谭畅半个世纪前的作品,仍然能看到很多形式语言上的先进性和独创性。他利用石湾建陶的彩釉砖进行壁画创作,利用园林的瓦片瓦筒成型,对半工业材料局限性的理解和运用,形成了谭畅的独特个人语言。此外,谭畅对中西绘画艺术和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兼收并蓄,以及对质材和技法有着深入的探讨研究。不同的陶土与瓷泥、釉彩和层次、温度或时间、制绘手法,在谭畅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奔驰的想象力推动下,或手捏、或翻模、或刀刻、或压印、或复盖剪纸、或贴以纱布,再加上釉色的流动与凝聚、透明与复盖、堆积与喷洒,幻化出精彩的艺术效果。 这次展览的近百件作品跨越了谭畅近五十年的创作轨迹,体现了他毕生创作的精华。展览筹备了超过两年,同时开启了对谭畅先生艺术人生的回顾与再研究工作,这是由展览延伸出来的历史意义。本次展览展出了谭畅的近百件创作精华作品,其中包括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的《阳光里·壁画》《彝族女像》《黄釉苗族女像》《绿釉龙舟挂盘》等佳作。 本次展览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主办,佛山市刘传纪念馆、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并获得了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的学术支持。
    2023-6-29
    了解详情
  • 花园里的美陶湾——石湾花盆珍品展
    展览时间:2023年3月30日——6月11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23年3月30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与广东省盆景协会合作举办的“花园里的美陶湾——石湾花盆珍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搜集和展示了明清到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石湾花盆115件(套),辅助展品9件,展示了石湾园林陶瓷的发展变迁历程,让大家近距离了解弥足珍贵的古旧花盆文化遗产,感受“花园里的美陶湾”。展览时间为2023年3月30日至6月11日。 石湾花盆在清代、民国就是石湾陶业的龙头产品,花盆行更是石湾陶业行会中规模最大、品类最多、发展最快的一行,被称为“石湾陶业二十四行之首”,石湾花盆、花脊以及许多园林建筑装饰用品都是花盆行的大宗产品。 岭南古语有云:“一树二盆三几架”,其中的“盆”指的就是石湾花盆。石湾花盆是岭南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盆景的主要配盆,保存至今的广东岭南四大名园里就遍布石湾花盆。因其在整体风格上给人厚重而不失活泼、古朴而不失雅气的感觉,因此石湾花盆产品一直远销海外,至今在东南亚、日本仍有广泛知名度,也是当时国家的外汇来源之一。 为了配合展览,突出和提升展览的主题,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中庭还特别制作了“你好.美陶湾”艺术装置,主要由风帆、莲缸、盆景、鹅卵石等组成,占地约80平方米。风帆上还印有“你好.美陶湾”“石湾花盆”的字样,寓意石湾陶瓷历史上蜚声中外,远近畅销,现在和将来都将一直乘风破浪、一往无前。这件园林艺术装置也成为本次展览活动的一大亮点,为博物馆参观游客提供打卡拍照点。 展览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和广东省盆景协会联合主办,佛山市刘传纪念馆和陶一峰协办。
    2023-03-31
    了解详情
  • 无形之形——罗小平雕塑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9月8日——2023年3月8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无形之形——罗小平雕塑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将在9月8日开幕。展览展示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小平教授创作的以陶瓷雕塑为主的各类雕塑作品。本次展览由中国陶瓷大师联盟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刘传纪念馆协办。展览时间为2022年9月8日——2023年3月8日。 本次展览展出了罗小平教授创作的以陶瓷雕塑为主的各类雕塑作品51件(套),其中一套作品数量多达63件。罗小平教授将他多年累积下的艺术作品带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罗小平教授独特而具有个性的艺术面貌、艺术技巧、创作体系,他的作品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独树一帜的个人案例和范本。展览期间,我馆还将举办展览学术研讨会和系列宣教活动,进一步拓宽石湾现代陶艺的创作思路。 石湾陶艺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传统陶塑风格,主张艺术造型的叙述性,更加注重凸显形体美感;罗小平教授从事雕塑、陶艺多年,既有着传统功力和多年积累,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技术。他擅长对人物特征细致入微的刻画,并用泥片材质塑造出单纯质朴的艺术气质,再顺应泥片的趋向,淡化人体结构,突出人物特征。传统雕塑与当代雕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有连续性也有对立的一面。展览希望借由罗小平教授的当代雕塑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石湾陶瓷产区进行交流与碰撞,使观众对雕塑的艺术语言有进一步的了解与思考。
    2022-9-8
    了解详情
  • 瓦器——国营体制下石湾艺术器皿的变迁
    展览时间:2022年4月28日——2022年8月21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22年4月28日,“瓦器——国营体制下石湾艺术器皿的变迁”展览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国营体制下石湾艺术器皿的变迁。展览以历史为主线,按照国营体制下石湾各时期艺术器皿的生产单位划分成十个单元,共展出170件石湾陶器作品。展览时间为2022年4月28日至8月21日。 石湾瓦器是石湾艺术器皿,是石湾日用陶器的一部分。石湾日用陶器诞生和成长于民间,为人民和市场的需要而生产,与民生息息相关。2015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了《瓦器——石湾人的诚实与智慧》展览及研讨会,对石湾在明清民国时期石湾瓦器的历史及类别进行了梳理,解读了这些器物中蕴藏着的石湾人以大巧若拙的智慧服务民众、奉献社会的赤诚之“道”。 本次展览为2015年瓦器展的延续。 拨动岁月的指针,本次展览将目光聚焦定格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到国营陶瓷厂这一段50多年的光阴,陈列了诞生于该时间段的170件作品,展示石湾艺术器皿从恢复延续到发展升华的过程。 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石湾艺术陶瓷研讨会,邀请刘炳、刘孟涵、曾力、吴国标等曾经长时间在石湾陶瓷国营厂工作的老艺人或者收藏者,对国营体制时代的石湾艺术器皿的变迁以及其生产对今日的启发意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挖掘石湾窑艺陶器皿的深层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特别感谢潘柏林、吴国标、吴国伟、吴海添、招永强、黄彭辉、梁沛星、刘景威、廖满志、梁祖森、曾力、曾鹏、黎润明、何惠娟、冼志昌、陈永发、霍冠华、林志强、陈伟钊、刘家骅等收藏者对本次展览的支持,是他们对石湾陶瓷矢志不渝的热爱,收集保存了这一批平凡而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市民提供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2022-04-28
    了解详情
  • 大展宏兔——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
    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5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文创体验中心 兔,性格温驯,体态轻盈,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是代表和平的动物,是吉祥和顺,长生不老的化身。 人们认为兔年充满甜美,欢乐,是福星高照、一帆风顺之年。2023年的农历新年是癸卯兔年,在新春兔年来临之际,石湾兔年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已上线!石湾陶艺家怀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和梦想,以独特的创意、灵巧的双手、丰富的釉彩,塑造出一只只或恬静闲适、或活力充沛,或俏皮可爱的福兔,将石湾生肖陶塑生动传神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提前给大家带来浓浓的年味和真挚的问候。 本次生肖陶艺展,我馆与珠海博物馆合作举办巡回展,将石湾兔年生肖陶艺作品送往珠海市展出,继续擦亮石湾生肖陶艺品牌,推动石湾陶艺的发展!展览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5日,共展出近200件(套)生肖兔陶艺作品。
    2022-12-01
    了解详情
  • 美美与共·2022“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2年11月17日——2022年12月4日 展览地点:广东省新石湾美术馆 2022“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石湾镇街道办事处作为活动指导单位,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院校教授和专家担任大赛评委。本次活动以“美美与共”作为大赛主题,计划选出100件(套)入围作品,其中“生活类”作品50件(套),“艺术类”作品50件(套),要求参赛作品结合现代生活化场景应用进行设计,或结合地区特色文化、人文风情、民俗非遗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作,表达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艺术个性。 历时5个月的网上报名,共计收到871位艺术家的投稿,征集参赛作品995件(套)。艺术类495件,器皿类500件。 11月14日上午,“美美与共·2022“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迎来了终评,大赛组委会对入围的100件(套)作品进行了终评,现场评选出全场特别大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新锐奖12名以及优秀作品奖30名。“石湾杯”是以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大赛倡导将审美融入生活,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青年陶艺家也越来越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创作出众多表现正能量的人物作品。入围作品展览时间为11月17日至12月4日,展览地点设在广东省新美术馆,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
    2022 -08 -31
    了解详情
  • 福虎生威——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
    展览时间:2022年1月1日——2月15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文创体验中心 每年农历新年到来之际,石湾的陶艺家都会根据来年的生肖制作以生肖为主题的贺年陶艺品寄寓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吉祥与平安。从远古时代到现代文明,从漠北高原到江南水乡,老虎始终是中国人生活与文化的重要元素和动物保护神,许许多多关于虎的象征与习俗、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源远流长。 2022年1月1日元旦,“福虎生威——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巡回展”如期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文创体验中心展示,采用全新“展销”模式直面观众,共展出106件(套)生肖虎陶艺作品。石湾陶艺家们怀着对来年的美好祝愿,用陶塑演绎出各式各样的贺年老虎,或威猛、或憨厚、或可爱……一个个生气盎然的福虎,通过陶艺家的手痛快淋漓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不仅追求虎的形似,更是刻画了虎的意境和神韵,塑出虎在林莽地带之霸气,塑出虎的勃勃雄风和正气。
    2022-1-1
    了解详情
  • 青春如歌——2021“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19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石湾公园 陶·创客会馆 2021“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作为中国(佛山)陶瓷创意周的重要品牌活动,由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今年4月下旬启动报名,大赛面向全国45岁及以下的青年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等征集陶瓷作品。入围作品展览时间为10月19日至10月31日,展览地点设在石湾公园内的陶·创客会馆,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 “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是一项针对青年陶艺工作者的全国性陶艺赛事,从2009年的“石湾杯——全国大学生陶艺大赛”一直到如今的“‘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今年已是第九届,经过了最初的摸索阶段和逐年的品牌打造,已发展成为国内影响大、范围广、水准高的陶瓷艺术赛事。 大赛自启动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和陶瓷产区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师生、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及创作人员踊跃报名参与,历时5个月的网上报名,共计收到292位艺术家的投稿,征集参赛作品392件(套)。参赛者遍布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参赛人数较集中的院校有: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较集中地区有广东、江西、广西、福建等。 9月29日上午,筹划了半年多的“2021‘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迎来了终评,大赛组委会对入围的92件(套)作品进行了终评,现场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新锐奖6名、评委特别奖1名以及优秀作品奖29名。 “石湾杯”是以中国现当代陶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大赛倡导将审美融入生活,尤其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青年陶艺家也越来越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创作出众多表现正能量的人物作品。
    2021-10-19
    了解详情
  • 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石湾陶塑作品展
    展出时间:2021年7月3日——2022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7月3日下午,“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石湾陶塑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活动是禅城区党史学习教育重点项目之一,由禅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禅城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佛山市禅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石湾镇街道党工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石湾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深圳市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支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立足本土特色陶艺文化,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在一年前就着手展览筹备和展品征集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特色陶艺文化相结合,以陶艺作品展示我们党百年历史的波澜壮阔和辉煌成就,讴歌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本次展出的100多件展品,以人物陶塑为主,大部分为石湾陶艺家创作,此外还包含实物及文献资料,力求还原英模形象,再现历史瞬间。展出的作品有博物馆藏品黄松坚大师创作的《攀登》等作品;也有雕塑家吴信坤新作《戍边英雄》,封伟民大师最新创作的《陈铁军》等,还向石湾美陶厂借展的刘泽棉大师的《鲁迅》、向佛山市博物馆借展的廖洪标大师的《狼牙山五壮士》,以及东江潮红色文化博物馆借展的系列辅助展品等。 为了进一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活动主办方与佛山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石湾陶“讲”党史》六集主题短片。将党史学习教育和石湾陶艺相结合,由权威党史专家讲述作品背后可歌可泣的党史故事,以独具匠心的陶艺作品生动演绎百年辉煌历史。 展览还举办多场社科教育普及活动,开展“红色小小讲解员”培训、大师展品创作分享会,组织邀请老党员观展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仍需风雨兼程。本次活动是禅城区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的形式创新,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陶艺文化结合,突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主题突出与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打造群众爱参与、能参与的学习教育平台,大力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2021-7
    了解详情
  • 形形色色——范安琪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4月15日——5月15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21年4月15日,“形形色色——范安琪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佛山市大唐陶业有限公司(大丰唐)承办,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展出陶艺家范安琪女士20套113余件的陶艺作品,包括《形形色色》《一纸人生》《戏曲人物》《瓦脊人物》及《风雅颂》几个系列的作品。 范安琪是扎根佛山的中青年陶艺家,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早期的器皿到生肖,从人物聚焦到戏曲人物再到《形形色色》系列,从具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地探讨未知领域,强调原创性、人文性、艺术性、思想性及其精神性。经历十多年艺术之路的历练与打磨,泥和釉在她的手上多了几分洒脱自由,虽然还是戏曲人物的表现,但作品不再拘泥于传统人物的概念化形象,“大写意”的形象表达使人物的身体语言蕴藏着动能与张力,让欣赏者不自觉地打开想象的世界并观照自己的内心。 从戏曲人生系列,一纸人生系列,到形形色色系列,范安琪用内心和感知去观察世界,用心灵去观察人生,从中国戏曲中吸取灵感,从而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内心情绪,最后呈现出发自内心、暗流涌动而深刻动人的作品。她的作品没有流于常规的华丽造型和外表,坦诚质朴,每次的创作和再出发,会引发不同的思绪,从而展现出人生阅历而构成的丰富艺术人生。范安琪多年的艺术实践,为石湾陶艺提供了融入当代陶艺语言本体价值的新角度,这种文化延伸、文化衔接在石湾具有原创意义和探索意义。
    2021 - 4 - 15
    了解详情
  • 牛More王——石湾贺年生肖陶艺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2月3日——2月26日 展览地点:佛山市图书馆 展览厅 银鼠笑辞金牛来。在十二生肖里,牛是重要的吉祥动物,也是民间的守护者。在经历了艰难的2020年后,辛丑牛年被人们赋予更多的期盼。2009年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了首届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展。十二年一个轮回,又逢牛年来到,博物馆齐集了百多款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牛、书画作品,于2021年2月3日在佛山市图书馆开幕。以萌牛为形象的门神,瞪着大眼欲展翅的“飞牛”,孩童“溜”彩牛却倚着牛酣睡……在“牛MORE王·石湾贺年生肖陶塑展”中,自带憨相的牛与陶融合,向欣赏者展现着千百种美态。“牛牛们”更是寄托着陶艺工作者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的愿望。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发挥出政府、企业、艺术家以及公众之间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石湾贺年生肖大赛正是以浓厚的生肖陶艺文化为出发点,为广大陶艺家搭建一个集中展示交流平台,为石湾贺年生肖陶艺赢得了美誉度和知名度,更培养了一批批承前启后的陶艺界新人,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生肖陶瓷艺术品的追求。展览共展出生肖牛陶塑作品及书画作品126件(套)。
    2021-02-03
    了解详情
  • 窑望——何湛泉龙窑柴烧作品展
    展会时间:2021年1月22日——3月28日 展会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21年1月22日下午,“窑望——何湛泉龙窑柴烧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菊城陶屋承办,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展览展出由石湾陶塑技艺名匠何湛泉先生创作的作品70余件套,除展厅作品展示外,还特设户外园林场景展示区,观众在观展之余还可欣赏岭南园林特色景致,与之合影留念。展览至3月28日结束,期间还将举办三场社会教育活动,普及和推广石湾传统陶塑技艺。 本次展览以“窑望”为主题,共展出何湛泉先生从艺40多年创作的原创作品70余件/套,作品以石湾传统园林及器皿类为主,包括传统瓦脊装饰构件、园林手塑壁画、贴塑板画、文房器皿、人物陶塑、花插挂壁、花盆花几、鱼缸、仿古器具等,全部皆为龙窑柴烧作品,题材丰富,釉色绚丽,工艺精湛,是何先生每个时期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珍贵“窑宝”,展示龙窑柴烧艺术之精华。 通过何湛泉作品的展示,可以让观众体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石湾工艺制作的作品韵味不同。何湛泉的作品,大部分是园林陶瓷及实用器皿,但他做的跟普通实用器又很不一样,不断从收藏中吸取古人作品中的精华和养分,改良运用到自己的陶器生产中,把传统文化元素融人泥土中,使产品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而且作品与生活和环境相结合,美化环境,与环境融为一体。 在坚守与传承的路上,有无数像何湛泉先生这样的民间艺术家,一生都在陶塑事业上默默耕耘。从师傅那里继承下来的一脉相承的石湾陶塑艺术传统,在这样的陶塑艺人手上得到复活和传承。博物馆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到石湾传统陶塑艺术的精妙,同时对喜欢和仍在坚守传统石湾陶塑的后起之秀有所启迪。
    2021- 1-22
    了解详情
  • 生活之美——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0年10月16日——12月20日 展览地点:石湾公园 陶·创客会馆 2020“石湾杯”青年陶瓷大赛作为2020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的重要品牌活动之一在今年4月下旬已启动报名,由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指导,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佛山市石湾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办,大庸堂文化有限公司执行。大赛面向全国45岁及以下的青年陶艺家、艺术院校师生、陶艺企业创作人员等征集陶瓷作品。本次大赛以“生活之美”为主题,把陶瓷生活器作为创作内容,作品可以餐具、茶具、花器、香器、文房用具、陈设摆件等形式呈现。大赛最高奖项奖金达5万元,希望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陶艺创新的行列,激励新生代陶瓷艺术活动的更加蓬勃开展。 大赛自启动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得到了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和陶瓷产区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师生、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及创作人员踊跃报名参与,历时4个多月的网上报名,共征集参赛作品675件(套),参赛者有472人,作品数量相比去年上升了近53%,报名人数上升了50%。本次大赛发动全面,覆盖范围广,据统计参赛者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参赛人数较集中的院校有: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较集中地区有广东、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等。今年的大赛还吸引了来自韩国首尔的国际友人报名参赛,这意味着大赛的广泛发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石湾杯”对国外的陶艺青年才俊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今年的“石湾杯”大赛在组织方式上作了调整,主办单位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是一次名符其实的全国性展览赛事。大赛全面展示了全国陶瓷器物创作的成果,在全国陶瓷器物艺术范畴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是全国陶瓷器物类别高水平的竞赛。 2020年9月27日上午,大赛组委会对入围并寄送到石湾的95件(套)作品进行终评,现场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新锐奖10名以及优秀作品奖30名。10月中旬组织获一、二、三等奖以及新锐奖的获奖者参加“生活之美——陶艺工作营”。邀请知名陶艺家担任工作坊导师,获奖者将与国内陶艺家进行交流创作,参观考察石湾陶艺家工作室。
    2020-10-16
    了解详情
  • 传统在今天——曾力曾鹏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0年9月16日——2021年1月3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20年9月16日,“传统在今天——曾力曾鹏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广东陶瓷协会、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佛山市禅城区石湾街道办事处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 本次展览共展出曾力、曾鹏近年创作的作品73件,六成以上是2020年的新作。其中,曾力的陶塑作品11件,曾鹏的陶塑作品39件,曾鹏的线描画作品11幅,铁艺作品3件以及木艺、灯具、组合陈设品等11件。展览首次展示了曾氏兄弟在设计领域的内容拓展,近年曾氏兄弟的艺术作品并不拘泥于陶泥的表达,还将艺术表达拓展到环艺设计、家居设计、装置作品里,木头、钢铁等材料频频出现在新作中,这些作品不经意流露出节奏感、律动和巧思。展览至2021年1月3日结束。 曾力、曾鹏出生于陶艺世家,父亲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良先生,自幼耳濡目染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之精妙。他们的艺术既继承石湾的传统,又兼具现代陶艺的形式和意念,是石湾陶艺新生代的代表。在他们的早期作品中已经不自觉地将传统制陶工艺与现代形式美学思想相结合,由此逐步发展为一种清新质朴、灵动鲜活、充满中国传统文人和民间意趣的个人风格,体现了传统精神和现代主义风格的融合。 在2018年和2019年,曾力、曾鹏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项目的资助,分别在瑞士、芬兰、西班牙举行艺术作品巡回展。展览以“传统在今天”为主题,通过展览、工作坊、纪录片展映和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将石湾陶瓷文化艺术带到欧洲,获得了巨大的国际传播效应,使石湾陶塑文化及人文生活以多层次的方式走进了国际公众的视野,在让世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当代风貌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国际巡展归来,曾力、曾鹏把新近创作的作品带回石湾——这片孕育和滋养他们艺术生命成长的土壤,举办汇报展“传统在今天——曾力、曾鹏作品展”,这是他们第一次回归石湾举办作品展。 此次展览陈列手法以突出作品为主,营造出安静、简洁的环境氛围。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的优雅展厅内,将展厅交还给一件件既自然拙朴又巧夺天工的陶塑,以泥土来表达师傅们对世界、对造物观察的感悟,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感受到暂时脱离世俗生活时少有的精神欢愉。
    2020-9-16
    了解详情
  • 指尖上的精灵——霍培英微塑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0年5月18日——8月16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2020年初休馆近4个月,于5月18日有序恢复对外开放,重新迎客。恢复开放首日刚好是一年一度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指尖上的精灵——霍培英微塑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幕,展览由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芷彤艺术馆承办,展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霍培英微塑盆景、动物、人物、山公小件等作品70余件套。展厅还设有山公微塑创作体验区,观众可现场体验微塑制作乐趣。展览期间举办两场科普讲座,普及石湾微塑相关知识。展览至8月16日结束。 霍培英艺名芷彤,土生土长的石湾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事石湾微塑艺术创作40余年,是石湾山公微塑艺术的佼佼者。自1978年进入石湾美术陶瓷厂,深得陶塑“四代传人”刘国成真传,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善于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创作题材以山水风景、农家风情和历史人物典故为主,将国画的写意手法融入微塑创作中,作品惟妙惟肖、别具一格。 石湾微塑盆景艺术十分注重“意境”,也就是立意美,内在的含蓄美。霍培英老师创作的盆景类作品不仅题材丰富,山水、人物、动物兼具,而且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每件作品都经过严密的构思,把诗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意境之中,从而使景观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她还将绘画的方法运用到了作品中,借鉴绘画的画面、留白、透视、装饰、色调等处理方法,把大自然的美恰到好处的摄入微塑作品之中,使作品变成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如中国其他工艺美术门类一样,石湾有无数像霍培英老师这样的民间艺术家,一生都在陶塑事业上默默耕耘。从师傅那里继承下来的一脉相承的石湾微塑艺术传统,在这样的陶塑艺人手上得到复活和传承。我们希望通过此展览有更多人欣赏石湾微塑艺术从而爱上这门艺术,形成更大的群众基础,如果因此有人投身其中,对于石湾微塑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必将大有裨益。
    2020-5-18
    了解详情
  • 博雅陶珍——胡博毛桂珍回顾展
    展览时间:2019年3月28日——5月19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9年3月28日,“博雅陶珍——胡博毛桂珍回顾展”开幕式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胡博、毛桂珍伉俪的艺术作品及相关资料等共100余件,包括陶塑、书画、文献、大雕塑等不同的艺术媒介,全面展示胡博毛桂珍二人的艺术成就。展览总结梳理了石湾陶塑在现代化探索阶段的一段可贵的历史,也帮助石湾回归到雕塑的本质去看待石湾陶塑,对再次认识石湾陶塑的艺术定位,启迪后人在艺术之路上的探索发挥作用。 胡博与毛桂珍夫妇1963年来到石湾,分别在石湾陶瓷研究所和石湾美术陶瓷厂工作。在石湾期间,他们创作了不少陶塑作品。作品风格淳朴、浑厚、生动,吸收了石湾陶瓷艺术独特的传统风格,又与石湾传统陶塑拉开距离,充分显示了他们在陶塑艺术中的开拓精神。20世纪70年代末夫妻二人被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他们在美院开设了石湾陶塑课程,从而影响了一大批学院艺术家。两位艺术家通过石湾陶土的滋养,即为自己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广东陶瓷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因缘际会,我们联系到胡博老师的后人,他们选择在石湾——他们夫妻二人艺术历程的重要地点作为展览的第一站,并悉数将胡博毛桂珍伉俪的艺术作品整理出来,精心策划了这场“博雅陶珍——胡博毛桂珍回顾展”并举办学术研讨会。通过此展览和研讨会,总结梳理石湾陶塑在现代化探索阶段的一段可贵历史,再次认识石湾陶塑的艺术定位,启迪后人在艺术之路上的探索。
    2019-3-28
    了解详情
  • 时代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陶瓷雕塑精品展
    展览时间:2019年8月8日——11月30日 展览地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9年8月8日,“时代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陶瓷雕塑精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指导,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红藏会山东红藏委、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作为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的年度大展以陶瓷雕塑的形式向人们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历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在这70年中实现了逐渐站起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陶瓷艺术史的新篇章,濒危的历史名窑逐步恢复,推陈出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时代精神,以古老的技艺讴歌新时代、塑造新人物、反映新生活,塑造了许许多多现实题材的陶瓷雕塑精品。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之际,我馆举办本次展览,展览以史料作依据,以艺术为主线,以时代和主题来分类,分为四个篇章:斗争:黎明前的曙光;胜利:东方红 太阳升;激情:敢教日月换新天;巨变:走进新时代。各篇章内容沿着70年来中国发展的伟大历程步步推进,从艰苦奋战建立新中国,到进入和平年代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民族团结,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放飞中国梦。展品方面撷选了国内数位收藏者的雕塑精品,结合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馆藏品,共展出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的陶瓷雕塑作品100余件(套)。生动展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程。 本次展览汇聚全国五大窑口的精品,包括广东石湾、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广东枫溪和江苏惠山等陶瓷产区的陶瓷雕塑作品,品类丰富,各具风采。此展览除展出作品外,还出版《时代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陶瓷雕塑精品集》,收录展览作品及相关学术论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雕塑艺术尤其是石湾陶塑的发展与演变脉络,解读经典,探究历史,释放经典艺术所蕴藏的宏大的精神能量,借助其感染力和传播力,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本次展览还特设了观众互动体验区,以“放飞梦想”为主题,加入VR体验等项目,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效果。
    2019-8-8
    了解详情
  • 2019“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年10月19日——12月31日 展览地点: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 2019年10月19日,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在中国佛山(石湾)陶瓷设计创意谷盛大开幕。作为设计周的重头戏之一,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的2019“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作品展在当天开幕。 “石湾杯”大赛于今年4月启动,共征集了442件参赛作品,其中100件作品入围展览,入围率达4.5:1。“石湾杯”作品展设在大雾岗森林公园莱翔路入口的新石湾美术馆,市民可免费入场,欣赏来自全国“青春巧手”们的精妙设计。 作为2019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的重点项目,2019“石湾杯”青年陶瓷(人物)大赛自启动以来,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美术院校师生、陶瓷产区青年陶艺家及创作人员踊跃报名参与,共征集参赛作品442件(套),较去年同比增加了11%。同时,大赛覆盖范围也更广。据统计,参赛者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来自全国各地72所院校。本次参赛者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最小的只有18岁。 大赛于9月28日进行终评,在入围的100件(套)作品中,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新锐特别奖8名,优秀作品奖22名以及网络最受欢迎奖3名。入围作品展览时间从10月19日到12月31日。 此外,“石湾杯”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免费参加高端文化艺术提升交流活动,远赴西安、山西等地开展游学交流,拜访当地名家,实地采风,既开阔眼界,增进友谊,又收获与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机会,同时也提升了“石湾杯”大赛的品牌影响力。
    2019-10-19
    了解详情
  • 鼠你最精彩——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
    展览时间: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23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9年12月26日,由广东陶瓷协会、佛山市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指导,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的“鼠你最精彩——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 每年农历新年到来之际,石湾的陶艺家都会根据来年的生肖,创作以生肖为主题的陶艺品,寄寓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这一独特的贺年生肖文化由来已久,蔚然成风。从2008年起,我馆开始举办的“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年。在这十二年间,我馆通过石湾贺年生肖陶艺系列活动,将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树立“石湾生肖陶艺”品牌,提高石湾陶艺影响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湾生肖陶艺文化。 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出能够代表当年最高水平的生肖陶艺品。大赛不但得到本地陶艺家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同时吸引了珠海、景德镇、潮州、香港等城市和地区的陶艺家来参赛。参赛的作品不限档次、题材、类别、釉色,当中既有传统的、现代的,又有抽象的、实用性的,它们展示了生肖陶艺新时期的集体力量,得到了市民们的热烈欢迎和追捧。 我馆联合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珠海市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博物馆、佛山市顺德博物馆、佛山市顺德清晖园博物馆、北京闽龙陶瓷艺术馆等省内外博物馆艺术馆举办巡回展览,使石湾贺年生肖展覆盖区域不断扩大,助推石湾生肖陶艺品牌效应形成。 此次展览共展出114件(套)作品,除了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展出,还去到中山市博物馆、顺德博物馆展出,还与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合作在省内其他城市博物馆进行巡展。
    2019-12-26
    了解详情
  • 我襟怀古——潘超安陶塑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2月4日——3月12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8年2月4日,“我襟怀古——潘超安陶塑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展览持续至3月1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潘超安是土生土长的石湾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汝荣,他热衷于探究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粹。着力表现年青陶艺家对当代艺术的阐释,对传统的理解,在创作陶艺作品的同时,他喜爱绘画与哲学,并能将其精髓融入到石湾陶塑创作中,创作出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文人题材作品,为石湾文人题材创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是继刘藕生、封伟民等名家之后又一位走文人创作路线的石湾陶艺家。 本次展览以“我襟怀古”为主题,主办方精心组织了潘超安不同时期创作的、不同风格的、极具代表性的陶塑作品70多件套。展览分为明代篇和学习篇两部分。 此外,展馆布置特别精致,颇具心思,以竹和芦苇装饰,穿插摆放明式家具等进行衬托,让人有置身古代之感,迎合“我襟怀古”的主题,是石湾陶塑与艺术生活融合的一次崭新的尝试。 石湾在全面推进“陶谷”建设以来,以国际化视野,不断深入挖掘陶文化内涵的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批像潘超安这样优秀的创作人才,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到现代石湾陶艺的魅力,了解青年陶艺家在石湾陶塑艺术传承和创新中取得的艺术成果,引领石湾陶艺朝着更广阔的新天地发展。
    2018-2-4
    了解详情
  • 匠心筑梦——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逝世一周年师徒陶塑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3月28日——5月11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8年3月28日上午,由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市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的“匠心筑梦——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逝世一周年师徒陶塑作品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开幕。展览持续到5月12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黄松坚,1940年出生于广东东莞,他的艺术道路在石湾是一个特例。他既非陶艺世家出身,也没有学院科班学历,而是从外地到佛山打工,因酷爱艺术到石湾美术陶瓷厂参加培训班从零学起的社会青年。黄松坚长期致力于石湾传统瓦脊贴塑陶艺的探索,被誉为“石湾贴塑陶艺的拓新者”。黄松坚大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湾陶塑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无私地带徒传艺,谆谆善诱,热心培养陶艺新人,除了培育两位儿子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陶艺大师,还培养三位弟子成为省级、市级大师。他为石湾陶艺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对石湾陶塑的推广以及艺术界影响力的提升,对陶塑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对后辈的提携与教导都不遗余力,勤奋一生,鞠躬尽瘁。 为纪念黄松坚大师的精湛造诣和勤勉创新的工匠精神,促进石湾陶艺的传承创新、发展繁荣,在黄大师逝世一周年之际,举办“匠心筑梦——纪念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逝世一周年师徒陶塑作品展”,在展览开幕同时举办“贴塑技艺传承与创新研讨会”,追思缅怀大师,深切感怀大师风范,探讨贴塑技艺如何适应时代发展与市场需要,传承与创新,集大成而再创新风。本次展览展出黄松坚大师及其儿子、弟子的作品共70余件/套,其中不乏黄松坚大师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如贴塑陶艺代表作《春夏秋冬》《吹箫引凤》;文革期间深入生活的作品《草原医生》《人勤国丰》;以全新视觉拓宽传统陶艺领域的代表作《龙之尊者》《长寿仙翁》《雄风》等。同时还展出黄松坚大师的5件珍贵原作品及10件原作手稿。值得关注的是展品中还有黄大师生前未完成的一件遗作《笑佛像》,这是一尊弥勒佛坐像,手持宝珠,笑容可掬,作品虽然还未创作完成,但已具雏形,是黄松坚大师的最后作品。
    2018-3-28
    了解详情
  • 艺道俱进——新中国石湾陶塑作品展(1949——1976年)
    展览时间:2018年5月18日——7月15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2018年的5·18国际博物馆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艺道俱进——新中国石湾陶塑作品展(1949——1976年)”,作为去年“森罗万象”展览的姐妹篇,进一步深挖石湾陶瓷历史文化,梳理石湾陶艺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探究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艺的恢复发展历程,为石湾陶艺研究者、收藏者、创作者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更是一次高水准的文化盛宴。 石湾艺术陶塑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已蜚声海外。但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由于战乱石湾陶瓷曾一度衰落,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以国家行为恢复民间工艺,石湾陶塑创作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1949——1976年是石湾陶塑发展的一个特别的历史阶段,也是其转变的时期。 展览得到了石湾陶艺收藏家和陶艺大师的鼎力支持,借出各自的珍藏,共征集到1949——1976年的石湾陶塑作品150件/套,专家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20件/套进行集中展示。展品的创作者涵盖这一阶段的民间陶艺名家,如刘传、区乾、刘泽棉、廖洪标、刘炳、黄松坚等,也有当时学院派的雕塑家尹积昌、谭畅、庄稼、曾良、梅文鼎等,还不乏当时风靡一时的陶艺家,如马海、霍胜、梁华甫、孔庆权、姚志明、霍英等,作品类别包括有人物、动物、器皿,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前辈的智慧和心血,让人在凝神观赏的过程中领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还出版专集《艺道俱进——新中国石湾陶塑作品集(1949—1976年)》,专集内容主要分三部分,除了包含展出珍品的图片及详细信息,文字部分包括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对石湾老艺人的访谈进行整理,同时还收录专家学者研究这一时期的学术论文。 “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元钧,艺与道俱进,品随岁更新。求精培国粹,服务为人民,天地凭开拓,专研要认真。”这是郭沫若先生1962年视察石湾时赋就诗句,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石湾陶塑的期许,也给了当今石湾陶艺创作者们启迪和鼓舞。 2018年是中国陶谷建设关键的一年,陶谷的腾飞离不开石湾陶艺的发展,更离不开陶艺工作者们的努力,石湾镇街道今年还将策划举办系列高规格、形式多样的陶瓷文化主题活动,再创石湾陶艺繁荣新景象!
    2018-5-18
    了解详情
  • 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器皿)大赛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18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8年10月18日上午,由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佛山市旅游局、佛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广东陶瓷协会联合举办的“2018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开幕式”暨“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器皿)大赛颁奖典礼”在石湾南风古灶龙窑广场隆重举行。 作为陶艺建陶设计周主要活动的“2018“石湾杯”青年陶塑(器皿)大赛”,以器皿为创作主题,促进艺术与生活的进一步融合。作为2018年佛山(禅城)陶艺·建陶设计周暨陶瓷艺术周的重点项目,自4月份启动以来,共征得全国各地45所院校参赛,参与单位、个人工作室达140余个,遍及全国各地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参赛作者有省级陶艺大师、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还有各陶瓷产区陶艺创作者和各地陶艺爱好者。另外,今年大赛参赛选手呈年轻化、国际化趋势。参赛者的平均年龄约26岁,比去年相比年轻4岁,年龄最大的是45岁,最小20岁,更吸引了韩国和马来西亚两个国家的院校学生参赛。为了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加入陶艺创新行列,大赛在奖金方面作了大幅度提升,最高奖项奖金达5万元。 政府希望通过大赛的举办,达到两大效果:一、一直以来,石湾都以文化为灵魂、产业为根本,盘活整合各类资源,改造产业载体,文城相融、文经相促,持续推动“陶·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二、借助“石湾杯”的举办,石湾更是要深化走出去、引进来,广泛吸引设计艺术人才,助推佛山智造。
    2018-10-18
    了解详情
  • 坭豚瓦趣——中国陶谷·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
    展览时间:2018年12月20日——2019年2月19日 展览地点: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 专题展厅 2018年12月20日,一年一度的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展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隆重举行开幕仪式。 “坭豚瓦趣——中国陶谷·石湾贺年生肖陶艺大赛巡回展”由佛山市禅城区文化体育局、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办事处指导;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宣传文体局、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主办;广东省流动博物馆、中山市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承办。石湾站的展览于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2月19在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专题展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外地展览于2019年1月1日启动,中山市博物馆、顺德区博物馆将在春节元宵期间同时展示,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的展览将于明年全年在省内6—7个博物馆巡回展出,对推动石湾生肖陶艺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石湾生肖陶艺大赛既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大舞台,也是培育陶艺界新人的发展平台。这种不断创新的发展趋势吸引着年轻人喜欢上陶艺文化,并且愿意把石湾陶文化传承下去。一批又一批青年陶艺家通过石湾陶艺生肖大赛,主动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的考验。新生力量的加入,给石湾的生肖陶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为了给新生代陶艺家提供展示和销售平台,推动生肖陶艺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一直不遗余力,2018年博物馆更专门为生肖展搭建了贺年生肖作品电子商务平台,借助网络平台的传播,通过展销结合的形式,带动线上推广销售。 为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特设投票环节,评选“网络最受欢迎奖”,市民每天可在网络平台上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生肖作品。同时,博物馆还根据生肖展的品牌设计制作了一些应节的辅助宣传品,如台历、利是封,让石湾生肖陶艺带着春节的祝福传播到千家万户。通过活动增强全民参与的热情,激发更广泛的石湾陶艺关注度,提升生肖作品的知名度,从而带旺石湾生肖陶艺市场销售,擦亮生肖陶艺品牌。
    2018-12-20
    了解详情

微信扫码关注博物馆

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60788号-1